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申报最关键成败要素“核心产品”的挑选和描述
政策重点领域聚焦
根据工信部要求,主导产品需属于以下领域:
制造业基础领域:核心零部件、关键基础材料、先进工艺(如芯片、高端轴承等);
国家战略产业:新一代信息技术、新能源汽车、生物医药、航空航天装备等;
网络与安全领域:信息基础设施、网络安全、数据安全技术。
示例:某集成电路企业因主导产品为国产替代芯片,成功入选“小巨人”,获得地方100万元奖励。
市场需求验证
细分市场占有率≥10%:需通过行业报告或第三方数据佐证(如2024年计算机通信设备制造业销售收入增长13.3%);
高成长性赛道:数字经济(2024年销售收入增长9.4%)、智能网联汽车(出口增长11%)等领域更受资本青睐。
技术壁垒与创新性
需拥有Ⅰ类知识产权(如发明专利、国家新药),且技术需具备“填补国内空白”或“国际领先”潜力;
案例:某生物医药企业凭借原创抗癌新药专利,主导产品收入占比超60%,获评“小巨人”后融资规模翻倍。
注意事项:规避申报雷区,强化合规性
资质合规性
近三年无安全、环保事故及偷漏税记录;
企业未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。
产品界定清晰
主导产品收入需占企业总营收50%以上,且需明确核心技术对产品的贡献;
避免与集团内其他企业产品重叠,防止申报资格冲突。
数据真实性
财务数据以审计报告为准,研发投入需匹配知识产权产出;
地方核查趋严(如广东省2025年已驳回多例虚报市场占有率企业)。
实际范例:5个行业领域的成功路径
新能源汽车零部件
案例:某企业专攻高能量密度电池隔膜,主导产品市占率达15%,获江苏省50万元奖励;
政策红利:入选“制造强国十大产业”,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。
集成电路设计
案例:一家FPGA芯片设计公司通过“国产替代”策略,主导产品收入占比70%,获科创板上市支持;
市场趋势:2024年集成电路出口增长25%,政策倾斜明显。
生物医药(医疗器械)
案例:某内窥镜企业凭借超高清成像技术,主导产品打入欧盟市场,出口额增长30%;
创新要求:需Ⅰ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及临床试验数据。
工业软件
案例:某CAE仿真软件企业主导产品替代进口,获北京市300万元补贴;
政策支持:纳入“关键软件”领域,享受税收减免。
新材料(碳纤维)
案例:某企业突破T1000级碳纤维量产技术,主导产品应用于航空航天,获国家级单项冠军称号;
行业前景:碳中和目标下,低碳材料需求激增。
未来两年决胜关键
“主导产品的选择,本质是企业战略与国家意志的同频共振。2025年政策更倾向于‘硬科技’与‘补链强链’领域,企业需在技术深度与市场广度间找到平衡点。”——结合税务部门数据,2024年“小巨人”企业销售收入增速超全国平均水平2.1%,印证了选对赛道的乘数效率。
来源:河南省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
秘书处办公电话:0371-55989611 15937125285